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如何发挥数据要素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原创 04-26

日前,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的“南京文化大数据金库”成功入表“无形资产——数据资源”会计科目,成为江苏省文化资源数据入表“第一单”。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数据在文旅产业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国家数据局、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数据要素×文化旅游”行动,希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挖掘数字经济潜力,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采存管用,化“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

被誉为“沙漠中的艺术殿堂”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近几年,敦煌研究院不断加强窟内壁画、雕塑与所藏经卷、典籍、古文写本的数字化采集能力,一个庞大的“数字敦煌”体系已经形成。

敦煌莫高窟塑像三维数据采集工作现场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供图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89个洞窟的数字化摄影采集,178个洞窟的图像处理,45身彩塑、140个洞窟、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以及5万余张档案底片的数字化采集。正是这些数据极大的丰富了“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学者、文化爱好者只需坐在家中轻点鼠标,就可高速浏览超高分辨率的窟内图像。

正是基于丰富的敦煌文化数据,腾讯与敦煌研究院携手合作,深入挖掘莫高窟壁画中的神鹿、胡旋和雷公鼓等经典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游戏皮肤设计中。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王者荣耀》带来了数百套皮肤中最成功的敦煌主题系列,更充分展现了敦煌IP的强大文化增值效应。

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创意节目《年锦》将汉、唐、宋、明四个不同朝代的传统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更让传统纹样“美出圈”了。

苏州丝绸博物馆就专注于丝绸纹样的数字采集、深入挖掘、创新创作以及广泛授权应用,致力于将丰富的丝绸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为了确保采集工作的高质量与准确性,苏州丝绸博物馆不仅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如深入分析织物结构、细致研究纹理特征、全面掌握保存状况等,还严格制定了相关设备规格和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该管还建立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文物数字采集工作流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丝绸纹样资源的数字化应用,苏州丝绸博物馆与苏文投集团博古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创建了独特的“1+1+N”授权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国有博物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大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丝绸纹样的数字化应用。此外,苏州丝绸博物馆还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研发丝绸纹样文化超计算应用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为丝绸纹样的数据上链、确权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还推动了丝绸纹样的创新转化和广泛应用。

敦煌研究院、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数字化实践,仅是我国众多文博场馆数字化浪潮中的冰山一角。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以重新焕发生机,被深度盘活与利用。从中迸发的灵感和创意,将无形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且富有内涵的文化产品。

随着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文旅产业链条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数字技术不仅渗透到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还推动了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跨界合作与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产业的边界,更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优化体验,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

在四川九寨沟,如今爆棚购票、拥挤不堪的场景不复存在,借助九寨沟景区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景区预约、刷脸进入、语音讲解等方面都实现了全面智慧化。通过数据分析,该平台可以精准地分析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将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智能服务浓缩在一个系统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也借助大数据分析得出历史游客群体画像,并结合季节和节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演出节目和活动主题,通过舆情分析平台,收集游客反馈和舆情数据,有针对性地更新和优化街区项目,让街区持续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

不仅如此,在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方面,数据要素同样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上的舟楫”展厅为例,Xenario飞来飞去团队充分运用了数据要素的力量。他们从古画与文献资料中深入挖掘数据,根据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精准地重构了古运河沿岸的城市布局。通过提取名胜建筑、人文风貌、特色方言等要素,团队制作出了引人入胜的“三维版画”数字影片与立体人物角色模型。这些数字产品让古画中的故事人物仿佛穿越时空,鲜活地“动”了起来,为游客呈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

通过媒体三维制作将古代城市画卷转化为三维立体场景

为了进一步增强展厅的沉浸感,南京博物院与Xenario飞来飞去团队还联手复原了康熙时期的运河舟楫。他们邀请专业的非遗造船团队,根据文献资料进行1:1的精准复原,从内饰到外形都力求达到最高的还原度。游客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亲身感受着古代运河的繁华与魅力。

在数智赋能的趋势下,智慧景区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文旅行业的重要方向。通过提升游客体验和管理效率,智慧景区将为游客和管理者带来更多价值,推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拥抱AIGC,推动文旅产业升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文旅产业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

2023年9月在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的同期活动文化大模型开发应用大会上,文化大模型发布。其自动智能化标识、图像元素自动提取、文生图和图生文的多模态能力解决了文化企事业单位在数字化建设中遇到的数据处理难题,搭建更多的文化数字化应用场景。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拥有国家舞台艺术影像库等8个主数据库、69个子库、276个文化资源数据库,数据规模达6000TB。由于数据采集、封装、存储的标准不同,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对数据进行人工识别与手动标注,不仅效率低,增加了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而且错误的数据标识又会影响其他关联数据,最终导致数据标识错误率的增加。接入文化大模型,就可以对海量文化资源数据进行过滤,将重复、冗余、弱相关的旁支数据自动筛除。文化大模型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图像识别、图文生成与图文转化功能,还能够直接对文化资源数据的文字描述和图像内容等要素进行理解和识别,自动抓取关键词并智能产出对应的档案标签,自动进行数据分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是一家古籍专业出版社,以整理各种稀见历史文献为主要特色。前期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中国古籍据大约有20~30万个品种,因为古籍中的插图没有标准,很多情况下难以判断有没有插图,以及插图在哪一页,只有采用人工的方法,一张张的浏览将插图挑选出来,收集大约14万多张古代插图,就花费了几年时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即使普通人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打造一个出版行业自己的通用大模型,是出版社自身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文化大模型的出现,为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借助文化大模型,融合出版可以实现一次新突破。

雅昌文化集团以艺术数据为核心,打造了艺术行业中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急迫需要在业务应用与海量数据库的数据处理上,以智能化提高效率和质量。运用大模型的CV视觉模型、多模态模型,可以智能化解决图片智能校色、老照片智能修复、图片智能搜索、跨内容的智能标注/关联、以图识文、艺术品价格评估、艺术品鉴定、智能设计、智能排版、构建知识图谱等。

文化大模型以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深刻影响着文化行业的发展。它不仅提升了文化内容处理与生成的效率,还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但也面临技术准确性、数据安全、伦理挑战和责任界定等问题。对此,需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数据保护、关注伦理问题并明确责任归属。这些措施将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合法、道德,为行业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其向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观点洞察

2213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