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1
分享
- “西夏陵”申遗成功!这些企业带你解码神秘的西夏→
-
原创 07-17


2025年7月11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槌声落定,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这座沉睡贺兰山下近千年的西夏王朝陵寝,以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和32处防洪工程遗址,向世界实证了11~13世纪中国西北地区多民族交融的恢宏历史。

而这一历史性成就的背后,是科技企业与文化机构长达15年的协同攻坚——用科技加固文明根基,以创新激活历史记忆。

技术护航,申遗路上的科技力量
在申遗征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守护文明的 “隐形长城”。
遗址本体保护是西夏陵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0年起,银川市便与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对西夏陵开展文物本体保护加固工程。针对较为严重的遗址墙体根部掏蚀以及墙体裂隙、裂缝等问题,敦煌研究院因地制宜研发了锚杆锚固、表面保护和综合处理等技术,并对西夏陵实施了60项遗址加固工程,基本消除了帝陵及主要陪葬墓失稳隐患和表面侵蚀问题。
据悉,相关技术研究还在长城、元上都等遗产保护项目中推广应用,对全球干旱地区土遗址保护项目都有积极借鉴意义。
为助力西夏陵申遗,中国建科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直接指导下,由中国建科首席专家陈同滨研究员带领,提出“用遗产的眼光看 从文明的角度论”的主张,组成了学术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申遗项目团队。

历时15年,该团队承担并完成了全套《西夏陵申报世界遗产提名文件》、保护规划、展示工程与遗址博物馆建设等近20项申遗全过程必需的各类专业咨询,为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供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支撑。
国信司南承担了西夏陵申遗文本地图图件制作、遗产监测预警平台研发、遗产档案的制作等相关任务。

西夏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
在西夏陵申遗筹备过程中,国信司南在延续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将视频AI技术、多源数据融合、遥感图斑识别、移动视频通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并使用深度定制化的天地图做为空间资源底座,构建了高效预警、联动处置的文物安全保护体系,为文物安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文物安全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精准,为文物的长久留存保驾护航。
如今,西夏陵保护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全新的监测中心全面覆盖遗产本体、自然环境、日常管理、游客动态等监测内容,确保遗产“变化可监测、风险可识别、险情可预防、保护可持续”。
北京威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建立西夏陵永久的“数字留存”。
西夏陵航空摄影、实景三维
运用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贴近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对西夏陵9座帝陵、63座陪葬墓及遗产区进行二、三维数据采集,构建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孪生场景,建立基于实景三维的西夏陵永久“数字留存”,提供基础测绘控制点、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平/立/剖面图、数字地形图、电子地图、鸟瞰图集及地表文物数据库等成果。
同时,威特空间还为西夏陵打造了“实时在线+遥感监测+人工巡查”的三位一体综合监测系统。

比如,基于点云数据的帝陵监测,通过采用激光雷达扫描,获取9座帝陵多期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横剖、纵剖等方式将点云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分析,识别主要病害特征,构建多模态数据分析AI模型,建立病害特征样本库,监测帝陵本体的轮廓、表面变形、沉降、冲沟、裂隙、风化脱落等变化情况,提升识别准确率。

再如,融合物联感知设备、环境监测及安防监测多源数据,打造西夏陵温度、湿度、气压、雨雪风沙、冻融气象环境等“动态监测一张图”,实时感知西夏陵遗址区环境变化,实现基于时间轴的西夏陵遗产区周边环境监测分析,为遗产区日常监测保护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持。

此外,威特空间还为西夏陵建立三维动态监测综合监管平台。基于GIS的三维可视化动态监测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文物保护数据动态监测、总体格局、遗址本体数据周期性监测、日常巡检,遗产区环境、游客等监测数据的展示、分析,把监管结果实时、直观地呈现给西夏陵遗产保护各级管理用户,辅助西夏陵遗产区管理、监测评估、风险发展趋势预测等决策。
让遗址“可感可知”的数字化革命
在腾讯数字文化“繁星计划”助力下,西夏陵博物馆微信小程序上线,观众足不出户,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浏览西夏博物馆;VR、XR技术破解西夏文天书……数字技术正在消弭时空壁垒,让文化遗产从“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
《神秘的西夏陵》由新科动漫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作,是2024年度《AI元宇宙创新示范100强案例集》VR大空间专辑首批入围20个创新示范项目之一。


《神秘的西夏陵》在虚拟环境中重现西夏时期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VR头显设备,观众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探索西夏陵的地宫、阙台碑亭等历史遗迹,感受西夏王朝的辉煌与神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能与历史人物“对话”,实现跨时空的交流。
《地宫探秘·西夏寻踪》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由极智峰科技参与制作,通过前沿技术重现西夏文明的神秘地宫。该项目采用高精度等比例数字还原技术,精准复现西夏地宫的形貌和文物发掘位置,结合大空间定位系统支持多人同步交互体验。
参与者可通过全感交互系统,以体感方式模拟文物还原和文明活化,如互动体验西夏剑、鎏金铜牛等历史遗存,并在数字孪生引擎的驱动下,体验高清壁画剥落痕迹和木活字印刷的数字化呈现。
这不仅突破了传统考古的单向观看模式,更以影视级画质和多维声场拟真,让用户沉浸于考古勘探的剧情引导中。
文化创新叙事,从学术殿堂走向大众视野
当3D电影演绎宋夏爱情,当“塔灵灵”盲盒引爆博物馆商店,文化创意正撕去西夏的“神秘”标签。
以宋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化保护传承为主题的3D、4D电影《西夏情缘》《西夏地宫奇幻之旅》《时空秘境之旅——重回西夏》结合动感座椅与环境特效,让观众化身考古学家参与“地宫探险”,影片以宋夏政治交融为背景,通过宋朝使臣与西夏女子的爱情故事折射多民族文化交流,年均播放量超10万场。

以3号陵塔为原型的 “塔灵灵”盲盒、帽子以宁夏枸杞为灵感的杞驼驼、复刻国博馆藏文物“鎏金铜牛”的迷你雕塑及“绿釉鸱吻冰箱贴”等600余款文创,通过萌化设计激活年轻消费群体。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西夏陵以世界遗产新身份对话古今、连接中外的全新起点。未来,当国际游客通过VR大空间 “走进” 西夏地宫,当全球学者依托开放的数字考古数据库开展联合研究,西夏陵将不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更会成为阐释 “多元一体” 中华文明的世界样本,在文明互鉴中书写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新叙事。
本文内容根据上述企业官网、官方公众号内容整理而成。
-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