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资讯 大型展会 灯光节 大型盛典 赛事 中标捷报 产品快讯 热门话题 艺术节 活动 演出 新闻 数艺报道 俱乐部签约
观点
大咖专访 观点洞察 书籍推荐 吐槽 设计观点 企业访谈 问答 趋势创新 论文 职场方法 薪资报价 数艺专访
幕后
幕后故事 团队访谈 经验分享 解密 评测 数艺访谈
干货
设计方案 策划方案 素材资源 教程 文案资源 PPT下载 入门宝典 作品合集 产品手册 电子书 项目对接
  • 0
  • 0
  • 0

分享

快乐经济来袭,看主题乐园如何重构 “快乐规则”

原创 07-10

坐在前往金山北的高铁上,远远地就能望见多巴胺配色的显眼建筑,这就是7月5日正式开园迎客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入园首先印入眼帘的高达26米的巨型乐高人仔“搭搭”,以及从它手中穿梭而过的“乐高大飞车”……这个用8500万块积木堆成的 “魔法王国”,开园首日仅1小时,客流已达7500人。还有资深乐高迷专门从香港“打飞的”前来游玩。

“乐高大飞车”与“搭搭”悟空小侠花果山龙小娇之玉龙神力云霄历险

上海乐高乐园占地31.8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园区内有超3000个乐高模型,由8500万块乐高积木全手工拼搭而成,项目总投资预计达36亿人民币,加上前期和配套设施投入,区域总投资将达到100亿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上海乐高乐园一共拥有八大主题区,五个“超”,分别是:超75个互动骑乘设施、表演和玩乐景点;超33个餐饮设施;超10个零售商店;超500个光滑迷你小人仔和2082件道具;以及由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的数千个乐高模型。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愉悦自己的积木天地。

当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在长三角落地,我们突然发现:中国主题乐园早就不是“照搬西方IP”那套了,现在流行的是——用国际IP讲中国故事,以业态融合打破边界,让本土IP长成生态闭环。

文化基因的唤醒,当文化成为可触摸的情绪载体

融合了《西游记》元素打造的“悟空小侠”主题园区、乐高积木拼搭而成的呈现国内不同城市特色景观和地标性建筑的室内外迷你天地……

上海乐高乐园整个园区有400个不同菜单,其中75个是乐高集团首次批准,构建起“中国特色、江南风韵、海派基因”的独特体验体系。

全球首发 “悟空小侠” 主题园区是以中国传统名著《西游记》为灵感,创造出的专属中国儿童的英雄旅程,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到寓教于乐。乐园内设有全球首创的 “乐高悟空小侠花果山冒险” 项目,游客可在此体验独特的冒险之旅。

据悉该园区由上海建工承建,旗下总承包部组织实施、安装集团参与建设、建工设计总院参与设计管理。

悟空小侠花果山
云霄历险


24米的花果山作为园区内地标性建筑,项目团队借助BIM软件构建花果山三维数字模型,如同为山体穿上可精准预演的数字外衣。项目团队按施工标准制作1:1实体样板段,在样板表面雕刻多组仿生纹理方案。

花果山激流勇进项目是悟空小侠片区的核心游乐设施。为确保透明积木与动态灯光的协调统一,提升游客视觉震撼和游玩体验,项目团队采用BIM模型+AR实景的全新建造方式,通过创新虚实融合的方式,为项目装了“透视眼”和“导航仪”。

在乐高乐园中部的迷你天地里,使用超过 20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出了众多中国城市的地标建筑、历史遗迹和自然奇观。

比如北京的太和殿、天坛,上海的陆家嘴、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东方明珠,苏州的盘门和摩天轮,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大报恩寺琉璃塔,杭州的三潭印月、西湖等。

其中,故宫太和殿是最大的单体乐高模型,使用了314796块积木,上海中心大厦是最高的乐高模型,由344722块积木拼砌而成,高度超过10米。

乐高乐园全球运营商默林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菲奥娜・伊斯特伍德强调:“上海乐高乐园不仅融合全球经典体验,更植入了丰富的中国元素,打造兼具全球辨识度与本地共鸣的玩乐目的地。”

种 “国际IP+中国文化” 的融合,正在成为行业标配:北京环球影城的平先生面馆的担担面用四川非遗工艺制作,带动该区域餐饮消费提升。

当乐高积木能拼出故宫太和殿,当功夫熊猫学会吃川菜,国际IP不再是 “舶来品”,而是与本土文化共振的 “情绪载体”。

解构 “玩” 的边界,当乐园变成城市生活的 “平行宇宙”

近几年,网络上冒出了一个词叫“成人迪士尼迷(Disney adult)”。最开始,这个词是用来取笑那些明明已经是大人却还非常狂热地喜欢着迪士尼的人。现在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人们自豪地展示自己对迪士尼喜爱正当性的用语。

《年轻人焦虑报告》显示,96%的人都有焦虑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虑。同时,我们也比过往一辈更重视精神健康,想要主动走出“内耗”,主题乐园就是一个很好的逃离出口。

在竞争加剧的“快乐经济”时代,迪士尼的稀缺性或许正源于它始终让人相信:童话不仅是孩子的专利,更是成年人短暂逃离现实的乌托邦。

以IP宇宙为基石,迪士尼通过收购皮克斯、漫威等形成覆盖全年龄层的元IP体系,如《冰雪奇缘》衍生品年产值超150亿美元,30岁以上消费者占比62%,将童话从文化消费品升维为情感基础设施。这种价值重构使迪士尼乐园成为现实世界的"精神降压阀",数据显示现实压力每上升10%,成人客流量即增长15%。

同时,迪士尼通过《青春变形记》等作品探讨亚裔家庭文化,《冰雪奇缘》以艾莎的自我觉醒诠释女性赋权,《疯狂动物城》通过动物乌托邦隐喻种族歧视与社会包容。这种“娱乐化教育”策略既避免说教感,又潜移默化传递价值观。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把奥特曼请进了极地馆,在奥特曼冰封剧场演绎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原创限定剧目《高特英雄·怪兽研究所的畏惧》。

据悉,该剧目集结亚刻奥特曼、塞罗奥特曼、泽塔奥特曼,全新的剧情和舞美特效,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在这里沉浸式“追光”。

此外,环球影城也常被视作“成年人的乐园”。有什么比换上霍格沃茨魔法袍,带上魔杖,离开这个“麻瓜世界”更能逃离日常?

传统认知里的主题乐园,似乎总逃不开 “过山车+旋转木马” 的固定公式。但现在,上海乐高乐园的家长们在拼搭工坊度过整个下午,在海昌海洋公园奥特曼主题馆看演出回顾童年,在上海INS新乐园在边吃边玩到深夜——乐园正在撕毁 “娱乐设施” 的标签,变成能承载社交、学习、甚至生活的多维空间。

上海INS新乐园突破了传统娱乐场所单一业态的局限,创新性地将电竞、音乐、演艺、餐饮等多种业态有机融合 ,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娱乐生态系统。

这座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乐园,内部布局精妙,横跨六层楼高,精心规划了34 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商家 。从踏入乐园的那一刻起,游客便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娱乐世界。

一楼的精致Bistro,以其优雅的环境和精致的美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品味生活的绝佳场所,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惬意与悠闲。

二楼的日料火锅与特色工坊,则以地道的日本风味美食和匠心独运的手工艺品,带领游客领略异国风情,尽享味蕾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三楼充满活力的 Live House,汇聚了最新的音乐、舞蹈与表演艺术,是年轻人释放激情、展现个性的舞台。

四、五楼风格迥异的 Club,无论是动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还是优雅迷人的爵士旋律,亦或是充满节奏感的嘻哈音乐,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音乐的多元化需求。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尽情享受音乐与舞蹈带来的快乐,还能参与刺激的电竞对决,或是沉浸在精彩的剧场表演中,真正实现了 “一站式” 的娱乐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乐园的吸引力和游客的复游率。

如今的乐园已经不在是传统的游乐场,更不是需要专门“去一次”的景点,而成为融入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

当乐园拒绝 “被定义”,从IP搬运到文化再造

从最初照搬迪士尼模式,到现在乐高乐园里的悟空小侠、方特的 “熊出没” 宇宙,中国主题乐园终于走出了 “拿来主义” 的舒适区。

2025年6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1467亿元身家登顶河南首富,其背后是Labubu的现象级表现:第三代搪胶毛绒“前方高能”系列上架即售罄,二手平台溢价达20倍;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超越欢乐谷跃居京城第二潮流地标。

2023年9月26日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盛大开业,是国内潮玩行业的首个主题乐园。其占地面积仅44万平方米左右,约为北京环球影城的1/40 ,是典型的“小而美”乐园。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主要侧重打造可供年轻人打卡拍照的IP场景,强化其潮玩IP的核心优势,互动类游戏及其他业态则以无动力设施,如滑梯、迷宫等,餐饮与互动项目,如投球游戏、限定甜品等为主。没有大型主题公园中的重型机械游乐设施及大型科技互动体验项目,这样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同时,也预留了更多时间让游客与IP角色互动拍照,逛潮玩商店购买二消产品,一切娱乐活动基本上都围绕着产品售卖。这种小而轻的业态设计将游客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购买产品上,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体验娱乐项目。

在细节运营上,乐园实现了多感官IP化渗透:音乐层面推出魔性洗脑的《LABUBU之歌》,其简单上口的旋律成为IP出圈的重要推手;餐饮板块开发萌态可掬的IP造型甜品,凭借“为IP买单”的心理俘获游客。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乐园采用“限定款”策略激活消费潜力,推出园区专属盲盒、季节限定手办等稀缺商品,配合会员优先购机制,有效刺激二次消费。

以《熊出没》动画为起点,华强方特构建起 “影视制作-主题乐园-衍生品-舞台剧” 的全产业链;

华侨城通过动画剧集、主题农场、民宿酒店的多维开发,让客家非遗 “甘坑凉帽”变成可体验的快乐符号;

中国首个白垩纪恐龙生态体验区海南陵水恐龙探索世界,游客可通过 AI 技术 “培育” 虚拟恐龙并跟踪其成长;

以东盟十国文化为主题,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将东南亚建筑、传说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中国本土乐园从 “搬运” 到 “原创” 的跨越,正在改写全球主题乐园的规则。

从迪士尼到乐高,从方特到长隆,中国主题乐园的火爆从来不是简单的 “规模扩张”,而是用积木思维重构快乐:把 IP当颗粒,用科技做咬合,以文化为蓝图,最终拼出既具全球吸引力、又有本土共鸣的 “快乐宇宙”。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

观点洞察

2798 举报
  0
登录| 注册 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