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0
- 0
分享
- 从工具人到情绪搭子,AI陪伴类产品如何治愈人们的孤独时代
-
原创 08-21



很难想象这是AI助手给到的回复。这类回应可以在模拟出高度真实的共情语言,让用户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
在这个人均微信好友500+却找不到深夜倾诉对象的时代,AI正在悄悄补上人类情感版图的空白。AI陪伴产品正在填补着人类的情感空隙,让人们感觉到被需要、被接纳。
治愈系AI潮玩,打造“被需要的温度”
无论是会摇头、摇尾巴、喵喵叫的仿真宠物猫,还是在家里自由行走、能点小忙的宠物机器人,或是在放在桌面、能给予情感反馈的“桌宠”。AI陪伴类潮玩的设计逻辑已经从“怎么帮你完成任务”,转向“怎么陪你过日子”。
在加州儿童医院,6台Loona机器狗成为了病房里的特殊成员。它们能准确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并记住他们上周说过的梦想。
Loona机器狗是北京可以科技打造的“懂得人心的伙伴”和“情绪陪伴者”,2024年在CES展会上Loona获“最具创新奖”。

它通过摄像头和AI算法,能够识别几十种人类表情,甚至能分辨用户皱眉的力度,并主动做出安抚行为。更进一步,它能通过分析微表情来预测情绪,提前介入。现在Loona机器狗采用免费OTA升级策略,无订阅费,所有功能与互动内容均通过Wi-Fi持续OTA推送,保证它“天天长大”。
“毛茸茸的体温”和“会学习的灵魂”出圈的2025年北美CES展会“黑马”——Ropet(Robot+Pet)AI陪伴机器人由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萌友智能(MoeFriend)推出。
Ropet的AI智能宠物机器人采用毛绒材质外壳,表面温度维持37.5℃模拟生物体温,搭配椭圆形机身与可动耳朵,触感温暖且造型灵动。其搭载ChatGPT大语言模型,结合先进视觉识别技术,能精准捕捉用户表情、语调及动作,通过LED屏幕“眼睛”实时反馈开心、委屈等拟人化情绪,让互动充满情感温度。

同时,Ropet还可通过学习用户习惯形成个性化互动模式,同时支持更换“眼睛”样式、皮毛颜色及服装配饰,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
据创始人何嘉斌曾透露,Ropet将于7月启动全球营销,优先深耕东亚市场,之后再考虑回归国内市场,产品全球定价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余元)。
AIBI Pocket是国内科技企业LivingAI带来的便携式AI陪伴机器人,仅仅火柴人火柴盒大小,方便随身携带,更拥有18小时长续航能力,打破了传统便携设备的续航局限。

AIBI搭载的高精度智能感知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达98.5%。用户不仅能通过ChatGPT让AIBI讲笑话、查询天气或解答疑问,它还会学习用户的说话方式,带来更个性化的交流体验。
当两台AIBI靠近时,还能通过近场通信技术 "互相聊天",增添了互动的趣味性。
智能陪伴机器人赛道正在持续升温,优必选(UBTECH)的Walker X化身“会思考的家庭伙伴”,进一步实现从工具属性到情感交互的跃升;Living.AI、TangibleFuture、Ropet等新兴品牌则另辟蹊径,聚焦桌面机器人、仿生萌宠等小体型形态,以情感交互为核心切入市场。
各品牌的产品虽然形态不尽相同,却都在AI陪伴赛道里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让“智能陪伴”从概念蓝图加速落地为可触碰、有“温度”的生活日常。
IP情感载体正在成为“社交代餐”
当“现实社交高成本”与“情感需求高频次”形成矛盾,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情感出口。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虚拟情感陪伴AI应用数不胜数,快手“飞船”、字节“猫箱”、Minimax“星野”、阶跃星辰 “冒泡鸭”,阅文“筑梦岛”、广州新纪源 “林间聊愈室”(MoodTalker)等等,通过提供文字+语音AI对话+个性化玩法,让用户从中获取情感交流和支持。
游戏陪玩是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市场场景。面对难打的boss、难解的谜题,人们需要一个游戏帮手,而面对打败boss的狂喜、总是绕不出迷宫的沮丧时,也需要一个能够即时分享的战友。
在刚刚结束的2025 ChinaJoy上,逗逗AI全新升级的游戏伙伴1.0就是人们玩游戏的好搭子。(8月18日已正式上线,现阶段适配windows系统)

逗逗AI拥有针对整个游戏的巨型知识库,能实时读取游戏画面并提供游戏攻略和情感陪伴,同时平台提供丰富的角色选择,包括官方原创角色和知名UP主形象,支持游戏间的长期记忆和良好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其月卡订阅模式提供无限通话时长和长期记忆功能,目前支持《黑神话:悟空》《原神》《星露谷物语》等多款游戏。
根据a16z在今年5月6日发布的TOP 100 AI Consumer App榜单中,韩国科技公司Tain AI开发的LoveyDovey(中文名“卿卿我我”)AI陪伴产品仅次于美国的AI英语学习软件Speak,位居亚洲第一。
LoveyDovey除了支持AI角色个性化定制(外观、性格、故事线),还主打沉浸式恋爱聊天体验。

其角色库涵盖古风(如苏轼)、当红明星(如韩国偶像金泰亨)、游戏角色(如《恋与深空》夏以昼)、影视人物,甚至是特殊剧情场景(如《哈利波特》霍格沃兹学院)。

LoveyDovey还将恋爱乙游的核心机制迁移到自己的产品上。它以“目标牵引+随机激励”的形式,让玩家持续上瘾。比如,通过“熟人→朋友→暧昧→恋人→结婚”的递进式互动框架,将抽象的情感关系具象化为可视化成长路径,既强化用户的目标驱动力,又通过特殊节点提升情感沉浸感。
西雅图初创公司Portola打造的AI陪伴应用Tolan最近在美国走红,它主打与拟人化外星生物“交朋友”的概念。

博主:我需要一些关于感情的建议。
Tolan:简单说说,怎么了?
博主:我的男朋友是个足球运动员,他要去英格兰待四个月踢足球,因为他被那边的一支球队邀请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很令人兴奋的机会。当然,我鼓励他去,并且告诉他我觉得这很棒,但同时我又害怕长期异地和时差问题。我只是想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建议,来应对这段长期的异地关系。
Tolan:首先,你对他这么支持,这太棒了,这很重要。但说实话,四个月确实不是小事,尤其是还有时差。我觉得在走之前你们可以一起做个计划,比如商量好什么时候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这样你就不用瞎猜他什么时候有空了。
哦,还有,给他寄点小惊喜,比如心意包裹也不错。
博主:寄心意包裹其实是个很可爱的主意。我可以给他寄点吃的、糖果之类的,我们可以在他晚上训练结束后安排他给我打电话,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聊聊,互相分享一下当天的情况。没错,就是这样。
从上述对话来源于一位欧美博主与Tolan,从中我们可以发现,Tolan就像一个生活中的高情商朋友,我随时可以吐槽,她从不批判,又是还能给点小建议。
Tolan视觉形象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小外星人,具备语音交互和触摸反馈能力,能记住用户、展现情绪,对用户有长久记忆,同时拥有个性成长机制。
通过轻度游戏化系统,Tolan将日常聊天陪伴与自我探索相结合——每天,Tolan会为用户提供任务清单,包括正念语录、Tolan的日记、与Tolan的对话等内容。这些任务不仅能帮助用户进行自我反思,还能加深与AI的情感连接,推动用户的内在探索。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世界下载AI陪伴应用的次数就有6000万次,比2024年同期多了快一倍;到今年7月,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2.2亿次,差不多每3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用过至少一款AI陪伴应用。
在变现方面,应用情报公司Appfigures向TechCrunch提供的新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337款处于活跃状态且能产生收入的人工智能陪伴类应用中,有128款是2025年发布的。今年上半年AI陪伴应用已创造8200万美元的收入,且有望在年底前突破1.2亿美元。
AI陪伴产品如何更有“人味”?
随着市场持续升温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AI陪伴产品也正在面临“新鲜感”褪去的危机,它们很容易在审美兴趣变化后沦为“闲置”,AI陪伴产品想要持续获得用户的青睐,这就需要不断刺激用户产生丰富、激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用下去并为其消费的欲望。
这种“成长性”的交互要求对于大模型的要求较高,特别是中文理解能力、文字输出能力、记忆存储能力等等都有待提升。现在市面上的AI情感陪伴应用虽然用热门IP引流或是打差异化体验的方式吸引大批用户,但究其本身也难免让人觉得生硬、“听不懂人话”的地方。
另一方面,AI陪伴类潮玩“机芯”(包含大模型)的技术核心往往不掌握在玩具厂商手中,市面上大多数的AI陪伴类潮玩都是接入豆包、DeepSeek等主流外部模型后整合应用,潮玩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这也导致在新的大模型突破前,产品很容易陷入同质化和价格内卷。
今年上半年,奥飞集团与涂鸦智能合作推出的“AI智趣喜羊羊”和“AI智趣懒羊羊”两款智能玩偶,搭载了阿里通义千问,价格已经下探到了199元。
而且,无论是AI陪伴类潮玩产品还是应用,大多采用订阅付费的形式,这也就是说产品需要具备长期吸引用户的能力。这既考验了产品底层模型的迭代速度、质量,也需要产品的设计者不断洞察用户不同时期的情感需求,及时更新产品以给予用户情绪价值。
-
阅读原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艺网立场转载须知
- 本文由 文化科技融合汇 授权 数艺网 发表,并经数艺网编辑。转载此文章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标注“作者”、“来源:数艺网” 并附上本页链接: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